在我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之后,藝術學院于2024年12月迎來了一個重要的變革與發(fā)展契機——原“藝術系”正式提升二級學院為“藝術學院”,這標志著學院在藝術教育與創(chuàng)作領域邁入嶄新的發(fā)展階段。為彰顯藝術學院的獨特魅力與文化底蘊,展現(xiàn)其面向未來的創(chuàng)新精神與開放姿態(tài),學院特向全院師生廣泛征集“藝術學院”的全新Logo設計方案。
由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組織,視覺傳達設計教研室承辦,環(huán)境設計教研室、動畫教研室協(xié)辦的藝術學院形象標識(LOGO)征集活動,自2025年1月啟動以來,得到了全院師生的熱烈響應,共收到應征作品60余件。3月20日,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形象標識(LOGO)征集作品終評評審會在1#202-2黨員之家舉行。經(jīng)過藝術學院領導及評審組相關教師嚴格篩選,最終評選出藝術學院logo。
計師:張賀(視覺傳達設計教研室教師)
設計說明:
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標志以“中國?。ㄉ蠄D)”、“藝術+”與“HIU”為設計核心,巧妙融合“藝”字意象與篆刻印章的藝術語言,整體造型方正厚重,寓意學院根植于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之中,彰顯嚴謹治學、傳承文脈的精神底蘊。標志設計中,將中國印里類似于“π”的筆畫與“U”巧妙結合,并融入學院?;盏亩芘仆廨喞?jīng)垂直鏡像處理,形成極具張力的藝術符號,象征藝術學院作為連接藝術與世界的重要橋梁,寓意開放、包容與融合的育人理念。
“HIU”字母的融入,不僅彰顯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“藝術+外語”的辦學特色與國際化視野,更在于文化內(nèi)涵上寄寓“中西交融、兼收并蓄”之意。整體造型既凝練出“藝”字之形,亦寓意通達未來、海納百川,寄托學院迎八方學子、育藝術英才的美好愿景。院徽主色調(diào)采用中國紅,色彩濃郁而富有生命張力,寓意熱烈的藝術情懷與對中華文化的堅定自信。整組標志設計簡潔大氣、意蘊深遠,既承載藝術之美,又具現(xiàn)代感與國際化氣質(zhì),充分展現(xiàn)學院立足本土、放眼世界,致力于培養(yǎng)具有國際視野與人文素養(yǎng)的高素質(zhì)藝術設計人才的發(fā)展理念。
中英文標準字規(guī)范
標準字體確立了同等的視覺傳達效果,在對外宣傳中不可用其他字體代替,但在學校文件等正文中可使用本手冊指定的專用字體,使用時請以電子文件或標準樣本為依據(jù),保證與學校整體形象統(tǒng)一。
學院標識與標準字組合規(guī)范
品牌標識體現(xiàn)品牌價值,彰顯文化核心。標識作為整個形象中最重要的識別元素,在任何情況下不得隨意更改,不可另行創(chuàng)造,標準字體不可另行替換,本指引可以協(xié)助您準確地復制品牌標識,確保使用時完整和統(tǒng)一(特殊應用中標志圖形可獨立使用)。對于印刷應用,請選擇CMYK的色彩模式;對于屏幕顯示應用,請選擇RGB的色彩模式。
二級學院標識與?;战M合規(guī)范
二級學院標識與院徽標識組合方式有且只有一種,無特殊情況不可更改。
獲獎名單:
一等獎:張賀
二等獎:李浩、高智慧、楊曉麗
三等獎:姜昊、曲秦蓁、常馨月
優(yōu)秀獎:曹景萍、徐婉瑩、項玉蘭、吳磊、邵祥軒
作品展示詳見(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)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Ixk-tojtKeTSS9WezQUmUA